1)第227章 黄忠遗愿兴汉祚,刘备立碑祭汉魂(_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27章黄忠遗愿兴汉祚,刘备立碑祭汉魂(加更求月票求追)

  霍弋双手平举,十指微微颤抖。

  当短刀落在霍弋掌心时,霍弋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。

  不论平日里表现有多成熟,霍弋始终只是个不到十六岁的少年。

  幼年丧父,幸运的遇上了黄忠这位恩师,如今却又要跟黄忠诀别。

  霍弋那稚嫩的肩膀,承载了跟年龄不符的伤痛。

  “你这小子。”

  黄忠本想跟霍弋说“男儿有泪不轻弹”类似的话语,然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  “陛下,老臣有个愿望。”黄忠看向刘备,语气不似方才那般平和,多了几分正式。

  刘备凛然,亦是称呼黄忠的官职:“卫将军,你说,朕听!”

  黄忠看向抽泣的霍弋,徐徐而道:“老臣这一生所见,多为人间悲惨事,既有天灾,亦有人祸。”

  “世道混乱,人命贱如豚犬。”

  “老臣妻儿,亦是死于疫病。”

  “老臣希望汉祚再兴时,能如《礼记》中言。”

 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

  “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。”

  “男有分,女有归。”

  “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”

  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!”

  “老臣亦知:大同之世,如那海旁蜃气,可望而不可及。”

  “然,老臣亦希望。”

  “汉祚再兴时,能距大同之世更近。”

  刘备心神凛然。

  大同之世。

  先贤探索论证了近千年,都未能窥其一缕真意。

  就如黄忠所言:大同之世,如那海旁蜃气,可望而不可及。

  然而。

  前途虽然艰难,总得有人去披荆斩棘。

  世间的路,都是人走出来的。

 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演变,但面对黄忠这临终意愿,刘备不愿有退缩之心:“卫将军宏愿,朕铭记在心。”

  “朕自知德才浅薄,无法碰到那先贤描绘的大同之世。”

  “然,朕可向卫将军承诺。”

  “朕若能再兴汉祚,必以‘大同之世’为立国宗旨、祖宗之法,以此来鞭策后世子孙。”

  “即便无法触及大同之世,亦要让子孙后世在推行国策时,能以民为本。”

  刘备的声音铿锵有力。

  能不能做到和愿不愿做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
  前者为力,后者为心。

  有心无力尤可贵,有力无心人之耻。

  诸葛乔亦是心神震撼。

  自两千年后穿越而来的诸葛乔,见识过那一批伟大的先驱者为“大同之世”而努力。

  虽然最终受限于生产力,却也迈出了大同社会的第一步。

  倘若,努力能自季汉开始,那两千年后的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加的璀璨耀眼?

  任何的时代,都会有争权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