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二章 编练新兵的事,是好还是坏?_大顺小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我早早发咨文,调了一队最精锐的保靖镇兵到潭州,让我校阅一番,好做为卫队直入豫章吉春。结果...最后我只好调用仑樵和黄子明一起招募的楚勇。”

  “老师,学生在江州城打过一仗,感觉这卫镇的兵不如守备营,守备营的兵不如乡兵。当然了,这乡兵是我们编练过的。没有编练的,也跟烂泥一样。只是学生感觉,这军中积弊,卫镇最重,守备营稍次,乡兵反倒最轻。”

  王云一下子听出岑国璋话里的意思。

  “益之,你是说要重新编练精兵,积弊难返的卫镇和守备营兵不能用?”

  “老师,我在江州城,三分之一精力在防务,三分之一精力在肃奸,还有三分之一的精力在编练整饬包括江州本府在内的守备营。紧要关头,守备营的兵我可不敢用,只敢用编练的乡兵和水师营。”

  “你的战报我看过,审綦带着藏在匡山上,神出鬼没袭击叛军的兵,就是你们练出的乡兵。要是卫镇和守备营的兵,早就跑干净了。”

  王云思量了一会,郑重地说道:“重新编练新兵,牵涉过多。粮饷、编制、战后安置等等,一堆的问题,内阁和五府不会轻易开这个口子。”

  “我的老师,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。不编练新兵,平叛思播土司就是件撞大运的事,说不好老师的一世英名都得搭在里面。运气再差点,老师,我们师徒几位的性命说不定都得搭里面。所以老师,必须得编练新兵!”

  “这个道理我懂。只是怎么开这个口!”王云沉吟道。

  本朝是没有这个先例的,就算三千楚勇,也是做为洪州、江州守备营补充兵员的名义招募的。而且平定思播土司叛乱,需要编练的兵丁,少说也要一两万,与祖制旧规不符啊。

  想了一会,王云缓缓地说起一段历史。

  “思播土司从国朝初年就开始不安分。穆庙皇帝时,嗯,应该是永昌五年。内阁在矩州府置黔中按院、学院和都司三衙门,想从司法、学政和兵备开始,为改流归土做准备。结果黔中思、播、顺、水、普、宁六州二十九位土司,反了二十三位,在播州大土司杨昂思的带领下造反。”

  “十万叛军围了矩州城两年零五个月,七万军民,等到解围时,剩下不过三千余。惨啊,惨啊。”

  “老师,我知道,那次叛乱史称杨昂思之乱,蔓延三年多,除了黔中,还糜烂了荆楚、巴蜀和桂南等地。老师,平息那次叛乱,朝廷花了多少银子?”

  “两百万两。”

  “老师,你信吗?那回豫东鲁西的民乱,只是调集了河阴、岭东两省兵,前后不过八个月,就花了两百万两银子。杨昂思之乱,朝廷调了西川、荆楚、江汉、豫章、江淮、岭南和关陕七省的营兵,以及九卫镇兵,前后三年多,只花了两百万两银子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