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个一肚子主意_大顺小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于真正的战事怎么打,跟他们这些劳心者何关?反正赢了,他们运筹帷幄于中。决胜千里之外;镇国家、抚百姓、供军需、给粮饷,自有一份张良萧何之功。败了,当然是前方将领或轻敌贪功、擅自冒进,或胆怯昏庸、作战不力。”

  张文钊愤愤地说道:“展公,杨大人,他们怎么能这样!”

  他知道这种事情,那些家伙能做得出来。

  他出使海外藩属,常常需要冒着九死一生泛舟远洋,到了地方,还要与藩属国各方势力勾心斗角。尤其南海诸国,因吉利国势力这些年渗透得非常厉害,扶植了不少亲因势力。

  这些人仇视天朝,总想着在因吉利东天竺公司的支持下,从天朝的魔爪中“真正独立”。

  有时候,使团不仅要唇枪舌战,还要用些手段。收买、怂恿、甚至需要动刀动枪。虽然还达不到班超在鄯善杀匈奴使者的举动,但是刀光剑影,也是十分凶险。

  在海外藩属国立下些功绩回朝后,那些清流词臣一涌而上。这个说诏书写得好,文藻锦缬、义理充盈,让藩属国君臣深受教育,心服口服。那个说天朝威仪,德昭仁著,自然远服。

  反正是功劳我们要占大头,至于你们这些人犯险涉海,文斗武争,都算不了什么。在他们嘴里,派只狗去都能把事办好。

  现在有份大功劳摆在眼前,他们怎么会舍弃?肯定要铆足了劲去争抢。

  可是他们怎么能这样?怎么会这样?

  “为什么?”展延寿看了一眼杨瑾,神情复杂,“这些年,王门明社,如日中天。覃阁老推不动的新政,你们推动了。历朝历代不太平的思播土司,你们打平了。百年积弊的漕运,你们厘清了...”

  说了一串明社的功绩,展延寿摇着头道:“你们如此能干,立下如此大的功劳,真得让覃阁老、博翰公之类如坐针毡。让王典林、程子儒等人嫉恨羡慕。看着渐行渐远的你们,他们变得心浮气躁,急不可耐!”

  杨瑾忍不住露出苦笑,意思是怪我们啰,怨我们明社一脉太能干了?

  张文钊也听明白展延寿话里的意思。

  是啊,再不赶紧奋起直追,覃阁老的首辅之路,会戛然而止。到时候昱明公积大功、挟大势入阁,就会像一座大山横在他面前。

  再不奋起直追,博翰公、典林公这两位“当代文圣次圣”为首的“正宗儒学”群体,就会被淹没在滚滚大潮中。

  现在天下,哪位学子不想学“明学”,拜在明社一脉门下?只要他还有理想,想干些事立点功。

  大势如此,不由地他们不去争,不去抢。

  或许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。抢赢了,他们还能坐在台面上,有继续玩下去的资格。没抢到,或者抢输了,那就堙灭在芸芸众生之中吧。

  想明白这些,张文钊也就能理解覃北斗和博翰公两边,为什么在京师里的斗得跟两只斗鸡。在地方,两边的人手继续斗得死去活来,连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。

  富贵都快没了,还要脸面干什么!

  展延寿和张文钊还有皇命在身,在淮安城跟杨瑾沟通一番后,该聊的都聊完了,便动身启程。

  两人沿着运河南下,过江都时拒绝了知府胡思理的宴请,倒是同知肖慕颜趁着夜色上了一趟船,具体谈些什么,外人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展延寿一行人继续赶路,在瓜州入长江,沿江而下,在江阴入江阴运河,直奔陈如海故里锡山县城。

  冯义河、程子儒、陈启连、王典林等人在百忙之中抽空到瓜州,盛情邀请天使展驸马一行去江宁和苏州一叙。都被展延寿婉辞拒绝。

  现在两边斗得正是白热化,自己身份特殊,肯定会被他们借机发挥,好在天平上为己方增加一块重重的砝码。

  这些人,各个心思机巧,铜柱铁板他们也能给你钻出个洞来,还是躲远点吧。

  展延寿和张文钊匆匆赶到锡山,进了陈府,脸色骤然变得无比阴冷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