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二十七章 打仗要有想象力_大顺小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北边的一段城墙上走走。

  前后有护卫,常无相远远地落在后面,中间很大一截,只有岑国璋和苏澹两人。

  站在城墙上,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石梁河,缓缓地向东北方向的高邮湖流出。今天风和日丽,可以隐隐看到数十里外的高邮湖。那里烟波渺渺,天水一色。雾雾尘尘之间,分不清哪里是湖水,哪里是天际。

  苏澹无心看着这些景致,略带忧色地说道:“益之,根据军情局越秀所的最新情报,陆成繁和隋黎檀出现在那里,接待他们的是西关商会的人。”

  岑国璋愣了一下,脸色变得凝重起来。

  “如此说来,陆成繁的最后杀招是从南边来?”

  “是的益之。当初我们推断陆成繁的杀招无非三个,东边一个,中部一个,南边一个。现在看来,应该是南边为主,中部为辅。”

  “能确定了吗?”

  “从各方面的情报来看,有六成把握。”

  “六成把握,差不多算落实了。”

  岑国璋走到跺墙后面,扶着被太阳晒得温温的青砖,喃喃地说道:“陆、隋两人潜伏藏匿了这么久,终于在越秀露面,说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不,只欠东南风了。即将进入夏季,南风骤起,正是好时机。”

  苏澹在一旁催促道:“益之,该下定决心了。”

  “我的决心早就下好了,只是顾虑老师和那些师兄们。现在可以瞒住他们,可是事情发生后,是瞒不住的。他们都是聪明人,很容易就想到前因后果,猜出我们在其中做的手脚。他们跟我们不同,思想里的弯很难转得过来。”

  说到这里,岑国璋转过头来,问苏澹,“到时候明盟分裂,怎么办?”

  苏澹哑然。

 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岑国璋确实是明盟的操盘手和实际领袖。但王云一直都是精神领袖,那些师兄也在各书院教书育人。明盟许多骨干,都是他们识拔和培养出来的。

  真要是分道扬镳,对于明盟而言,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。

  苏澹默然一会,心有不甘地说道:“益之,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!”

  岑国璋喟然叹息:“我知道,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

  “当初老师与我们商议的对策,是利用东南平叛,安南讨逆的机会,把两江两广连同湖广变成我们的根据地,推行我们的理念和新政。联合工商人士,以即成事实迫使皇上和朝廷,接受君主立宪,全面推行政制改革。”

  “现在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有外力可以改变这一切。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...”岑国璋说到这里,猛然间想到什么,他转过头来,看着苏澹,可以从这位挚友的脸上,看到跟自己一样的灵感。

  “内战!”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。

  “我马上回松江,安排好后趁着还有北风,马上去一趟升龙府。一场规模无法限定的内战,一场规模有限的御敌之战。相信昱明公会做出适当的选择。”

  苏澹斩钉截铁地说道。

  岑国璋明白他的用意,默然了一会,看着北边的天地边际,悠然地说道:“年初皇上召我进京述职,因为战事未定,我一直没有奉诏。现在是去京城走一走的时候了。”

  苏澹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,“益之,你可真是个奇葩。从淮东事定后,你直接去了陕甘,在那里镇抚了两年,又直接东下制军五省。国朝前所未有的封疆大吏,三四年没有去京师述职,确实说不过去。再顺便去看看吧,好好看一看。”

  岑国璋喃喃地答道:“是该好好看一看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