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十六章 新任县丞_大顺小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案也就到头了。万万想不到,祖坟冒青烟,直接被提拔为典史。虽然没有品阶,但好歹也是朝廷命官。没听到吗?记入吏部命官名册。呜呜,自己也是吏部里有名字的命官了!

  其它各房掌案,包括萧存善,惊讶得嘴巴张开,半天都合不拢。他们都知道,宋公亮能坐上典史一职,真不是他家祖坟埋得好,而是跟对了人。

  唉,早知道如此,当初我就是辞去现在的胥吏职位,也要誓死跟随岑大人!

  现在是什么局面,大家清清楚楚。按照朝廷的尿性,短则半年,长则一年,富口县知县一职是不会确定下来的。

  为什么要这么久?因为富口县是个上要县,富得流油。空缺的消息一出,多少候选官员去争取?竞争越激烈,吏部越难确定。等到大家把底牌都亮出来,吏部才会权衡利弊,在不得罪各方大佬的情况下,确定富口县知县花落谁家。

  加上离京赴任的行程,你们说,这不需要时间吗?

  而在这段时间里,岑国璋就是富口县的署理知县,他拥有此前胡思理的全部权力,再加上一手提携的心腹做典史,苦心经营半年到一年。经验老道的萧存善等人惊讶地发现,到时候新来的知县,要是糊涂点,很有可能被他给架空了。

  嗯,这位岑国璋到底是哪位大佬的私生子?他来富口县,莫非是朝中某一派系锻炼年轻骨干?

  不管如何,随着省藩司照磨所刘大人的几道传令,富口县县衙的天,在不知不觉中转换。很多人心里知道,未来半年里,它姓岑!

  照例,富口县县衙宴请省里的刘大人,同时欢送胡思理,而此时代表县衙的就是新出炉的县丞岑国璋。

  岑县丞没有丝毫得意之色,反而比当典史时还要谦卑。他左一个“刘老大人”,右一个“胡老大人”;前一句“前辈”,后一句“恩公”。

  刘大人和胡思理在心里暗叹,现在的年轻人,真是了不得!

  刘大人虽然官阶跟岑国璋一样,但人家官微权重,年纪又大,叫一声前辈是应该的。

  胡思理行文举荐岑国璋为典史,提携他迈入官场第一步。按照官场规矩来算,岑国璋就是胡思理的故吏,必须感念他的举荐之恩。就算岑国璋以后入阁做了首辅,这声“恩公”,胡思理也是受得起。

  至于胡思理为什么要举荐岑国璋,这点陈谷子烂芝麻的事,就不要计较了。

  岑国璋把刘大人、胡思理请到上座,茅易实、冉老夫子、宋公亮在左下首作陪,还特意请来了韩府的吴七爷、城东的廉举人、师爷田文礼在右下首作陪,自己在对面照应着。

  其余萧存善等掌案领班,则在另一间雅座。至于尤得贵,嗯,尤得贵是谁?

  大家伙以刘、胡二人为核心,觥筹交错,颂词如潮。岑国璋又暗示萧存善等人,一一到刘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