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99章 庄园经济,出兵杀鸡儆猴_我在幕末从新选组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聚会,请来乐团表演,让他们感受自由民的生活,很多人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,心甘情愿被农场主压榨。

  柳生对于这样的制度很满意,当即就采用了这样的制度来改良南海道的庄园经济。

  当然这份合同不能叫奴隶契约,而是改为佃农或者长工契约。

  毕竟日本是先进的文明国家,自然不允许奴隶制这种落后且不人道的制度。

  新的土地制度侵害了大地主们的利益,内藤宗义,郑芝强,马科斯他们都有着大庄园和大片土地,但是他们没有反对。

  这不仅仅是畏惧日本的军事实力,更多的是一种妥协。

  要知道一旦开放国考,他们这些家族的子弟就可以当官,如果同意这样的土地政策,那么他们的子弟还有机会当官吗?

  又或者,他们的子弟当官以后,被日本人命令执行土地政策,他们又该如何抉择呢?

  所以在权力和钱之间,他们选择了权力。

  新的土地政策对华人群体来说,是最大的好消息,很多移民来南海道的华人饱受压榨,日本的政策直接掀翻了他们身上的大山,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奔头。

  作为华人代理人的郑芝强自然是第一个低头认可土地政策的。

  经济座谈会后,马尼拉最先开始改革,这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,但是内藤宗义等三个代理人没有出面,那些不满的豪强犹如散沙,没能掀起一点风浪。

  在这些新政策铺开之前,得进行国考,选拔各地的官员,搭建政府框架。

  为了这一次国考,绝大多数人不想和马尼拉方面作对,而国考也很快安排下来,各县参考人员都必须要规定的城市参加考核,考试总共分三次,初选,州试以及国考。

  此番到各县主持考试的是军队,两个步兵师分一个个排带着初选的试卷前往各县治所。

  在南海道的初选与日本的第一次国考不同,这一次主要是测试基础。

  各地豪强以及普通市民都让家中的知识分子参加这一次的国考,人数多达三十万人。

  这个比例就有些高了,要知道整个南海道有人口六百万左右,三十万知识分子,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五。

  可以说是所有适龄且会认字的都来了。

  南海道能有这么多识字的人,主要还是归功于西班牙人建立的教育体系。

 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摆在柳生面前。

  虽然日本已经占据了马尼拉和周边地区,还有民政省份归顺了日本外,那些军政省份的省督还在待价而沽。

  要想国考顺利进行,且之后的政策可以顺利推行,他必须解决掉军政省份的问题。

  柳生并不打算妥协,毕竟他将这块土地划归为日本国土,实行日本的宪法,如果他向这些军政省督妥协,那他之前对待武士们的态度就是个笑话。

  这些军政省督如果以为他是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,那他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