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百九十六章 投资基金_一路青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任,其实也不怕您笑话。来了海州以后,听说到这个消息,我们几个人商量一下,确实有点兴趣。”

  “我们几个人做的产品跟船舶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,不过对能够参与这种大项目,也很向往,我们也想过几个人凑一凑,然后入个股什么的。”陈福明说道。

  包飞扬点了点头:“你们有这个想法,很好,等方案出来以后,我一定让林局跟你们联系。”

  “另外,我觉得你们的步子其实还可以迈得更大一点。我打个比方,这次你们想要投资造船项目,资金量可能有点小,你们也完全可以联络其他之江商人,大家一起来投资。你们将资金收拢到一家投资公司,然后以这家投资公司的名义进行入股。”

  “再反过来说,你们不但可以投资这一个项目,以后有合适的项目,也可以投资,这也是你们之江人的优势。”

  “这是不是就是私募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了?”陈福明问道。

  当前,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管控还比较严厉,私人想要进入这个领域,限制还很多。目前国内也存zài一些投资基金,大部分都是国有的,以各地的信托公司为主,私人还不被允许成立这样的公司。

  不过理论界和投资界已经在呼吁放开这一块的市场,规范并鼓励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。

  包飞扬笑了笑:“有点类似,具体应该怎么办,你们还是要研究一下相关的法律,要按照规定来。”

  “那当然,我们都是守法公民。”陈福明笑着说道。

  是基金还是公司,这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大概就是看公司自己有没有实体业务,因此真的想要规避的话,也很容易。

  不过产业基金的运作对陈福明等人来说,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东西,如果只是大家凑一点钱投资某个项目那还好运作,如果要一直运营下去,如何进行投资决策,如果对基金的运作进行监督,这些事情都不那么好办。

  陈福明等人暂时还没有想到这一块,但是包飞扬的话也提醒了他们,那就是之江商人的优势就在于抱团,他们可以找更多有兴趣的人一起来投资海州的造船业。当然最终是不是要投资,还要看海州地区对造船业的整合计划,是不是真的可行,是不是在预期的时间内可以看到收益。

  包飞扬看到的则是陈福明等人代表的之江商人这个群体,陈福明等人来海州地区投资,固然也可以推动海州的发展,不过这些小老板的实力有限,还没有实力参与到重化工业项目当中来。

  但是之江商人这个群体的整体实力非常雄厚,而且又喜欢抱团,这简直就是发展私募投资基金的最佳选择。不过国内目前对私募基金是不认可的,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浪费。

  如果国内的私募,甚至公募基金能够发展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