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十九章杨恭仁的打算(四千字大章,求订阅)_盛唐血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:“好诗,好诗,不知道出自哪位大家之手?”

  杨蓉微微一笑道:“说出来处则也肯定认识!”

  “谁?”

  “前灵州总管,彭城郡公陈应!”杨蓉微微一笑道:“处则你原来在灵州是灵州长史,后为灵州刺史,你不要告诉姊姊,你没有见过他吧?”

  杨则摇摇头道:“见肯定是见过了,只是没有想到这首诗居然是他作的。怎么会是他呢?”

  杨蓉一脸迷离的道:“怎么可能不是他?这首诗据说是从平阳公主府最先传出来的,这是当时陈郡公率领东宫右卫率勋二府南下平定旁企地之乱时,写给平阳公主的。”

  杨则思虑道:“怪哉,奇哉,若说陈大将军能写出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豪情万丈的诗句,为兄还真不奇怪,没有想到陈大将军还能写出如此唯美的诗句。”

  杨蓉脑袋里又浮现了陈应那张俊美的脸,杨蓉事实上并没有见过陈应,她看到的只是陈应的画像,市井甚至传言,陈应就是大唐的兰陵王。陈应不仅长相俊美,而且诗赋文章卓越,武功更是赫赫,这样的男子,才是杨蓉内心里最佳夫婿人选。

  杨蓉虽然是一个女文青,但是也不是没有脑子的傻子,她知道与陈应年纪相差非常大,老夫少妻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,而是老妻少夫,似乎非常罕见。陈应不会喜欢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女人,而出身高贵的杨蓉也不可能委身陈应为妾。

  所以杨蓉这才有感而发,写下了“我生君未生,君生我已老”这样的诗句。

  诗是一人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,当杨蓉几乎相信,她这辈子要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时候,偶尔读到了陈应写下的这首诗,那个时候,杨蓉就不遗余力的收集关于陈应的信息,比如陈应如何改装雪地飞舟,如何大破突厥连胜四阵,包括陈应与李秀宁相识相知,相互倾心这样隐秘的消息,都被杨蓉收集到了。

  杨则看着姐姐目光里一片春水,还以为她这是因为嫁与应国公作应国公夫人,有心甘情愿的。杨则担忧杨蓉婚姻关系,倒是对于这桩婚事采取着赞同的态度。杨则道:“有一件事,蓉娘肯定不知道?”

  “什么事情?”

  “陈应还是我们的表弟,他是咱们三姑的五儿子。”

  杨蓉却拿着一张画像道:“处则,你来看看这张画像想陈……表弟吗?”

  杨则根本瞄了一眼那张画像,淡淡的道:“陈表弟就在前院,你去看看就知道了,这也错的太离谱了吧!”

  杨蓉一听这话,扔下笔,就朝门外走去。

  杨则道:“吉时……吉时要过了。”

  杨蓉道:“反正已经过了二十多年,也不差一时半刻!”

  说着,杨蓉根本就不理会杨则,大步流星地朝着门外走去。

  ……

  陈应此时发现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