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四二章小官巨贪防范未然_盛唐血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坐镇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五六百名老师,每一名发放一百贯钱的俸禄不算多,这样下来一年仅教授俸禄支出就是五六万贯,六千多名孩子吃穿用度,加上学校里的教育成本支出,十万贯都打不住。当然工科大学,在教学过程中,在理论的基础上,大量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,可是实验,特别是大规模的学术性实验课程,费用也非常昂贵。

  不算这个还只是一个雏形的陈家堡,光所有的校舍、教室、住宿楼、体育训练场所和大量教材,大唐工业大学从筹建到可以投入使用,至少需要五十万贯以上,而且每年还会不低于二十万贯的支出。

  再加上为唐军制式装备,更新换代,这里面投入的资金,将是一个无底洞。所以陈应根本不可能给管事和工匠们发放太多的红利,最多也就三分左右,相对其中上百倍的利益,拿出这点钱,肯定会让无数人嫉妒或眼红。

  明着或许不敢,可是人们对于利益所驱,铤而走险的人太多了。在这个时候,内部建立一个必要的监察机构,就是必不可少。

  任何制约唯有在监督的情况下,才可以有效的运行。否则再好的制度就会变质。大秦帝国的瓦解,正是因为维系着大秦帝国耕战体系的崩塌,大汉帝国的覆亡,是因为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失去了制约,于是乎诸侯相互攻伐,征战不休。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弱的根本,说到底也是因为府兵的职田,被世族门阀所侵占,让府兵连维系最根本生活的口粮田都没有了,所以这支威风赫赫,所向披靡的铁血强军,就如同流星一样划过天际,绚烂而美丽……

  腐败是一个国家覆亡的根本原因,而造成这种原因的,恰恰正是监察制度的确实,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百官接入平民百姓的监督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,唯有这样才可以杜绝贪污腐败,才可以长治而久安。

  只是在这个时代,要想推行这样一套政治制度的改革,陈应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到,除非他可以像霍光一样,把持朝政,不过霍光的下场似乎不怎么样,汉宣帝不光杀光了霍光的全家,就连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与霍云也一并除去。

  陈应决定在他可以掌握绝对权利的京兆陈氏的体系中,执行这样一套监察制度。

  周成栋被陈应叫到了节堂内,陈应甚至连阿史那思摩也没有留下,只有周成栋与陈应二人密谈。

  整整一夜,陈应的节堂内烛火彻夜未熄。时而不时的发出争吵声,可是阿史那思摩坚决执行了陈应的命令,节堂五十步之内,任何人严禁靠近,违者格杀勿论。

  没有人知道陈应与周成栋商谈了什么。后来根据《唐书》列传十七,记载武德三年冬春,工部侍郎、陕东台行台尚书右仆射、太子宾客、冠军大将军、彭城郡公应表曰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