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六二章 休兵罢战共抗突厥(一更)_盛唐血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扶持傀儡,以裂中原,此已使我辈子孙,愧对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,至于刘武周、薛举、杨师道、梁师都裂土以奉突厥,此尤其为汉家奇耻大辱!是可忍孰不可忍!陛下何不高举尊王攘夷,召令天下?”

  一听这话,窦建德恍然大悟。

  周平王东迁以后,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,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。与此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,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,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侵夺诸夷土地的战争而大获赞赏,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。

  事实上,这个核心思想,就与后世的统一战线差不多。就是地无分南北,人不无分老幼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,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。

 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,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繁育至今。如今古巴比伦早已淹没滚滚黄沙之中,古印度也成了历史的名词,古埃及也仅仅剩下金字塔让人浮想联翩,唯有华夏屹立不倒。

  华夏民族与其他三大闻名古国不同的是,一旦在遭遇外族入侵,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,总有英雄才能的人挺身而出,力挽狂澜。当然最重要的是,华夏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认识,大敌面前,捐弃前嫌,齐心协力,一致对外。

  窦建德瞬间就明白了凌敬的意思,哪怕向李渊提出议和,如今有陈应大军突击,威胁到了夏国国都,夏国人心浮动,社稷都有了覆亡之忧。李渊肯定不会给他喘息之机。可是当窦建德提出休兵罢战,共抗突厥的提议时,李渊就算内心不同意,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

  否则,在这个时候一旦再与窦建德纠缠不休,那么李唐就会站到天下有志之士的对立面,正所谓大势所趋,逆天而行,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。

  ……

  当陈应大军抵达洹水(既今天魏县),此时陈应大军距离洺州已经只有一百六十余里了,只要陈应愿意,短短四个时辰,罗士信与张士贵的骑兵就可以兵临洺州城下。

  陈应决定拿下洹水城,作为大军的中转基地,毕竟,一旦陷入夏国军队四面八方的围攻,陈应也没有办法招架,所以他必须给自己留下一下安全的战略空间。

  洹水,有一个古代内黄县在北周时期的改的名字。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、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、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,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、“破釜沉舟“之地,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。

  洹水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战略要地,然而对于陈应而言,占据洹水守住后路,也算是为了谨慎。毕竟,陈应还不想死,万一阴沟里翻船这就不妙了。

  陈应命段志感所部攻打洹水,然而当段志感的部曲还没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