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烂之舌说降河北(一更)_盛唐血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及广大百姓。最重要的是,陈应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域,完全可以开展他的工业大唐战略计划。

  在西域,一条巨无霸型战略高速公路正在夜以继日的施工,海量的钢铁、水泥、沙石、木材从四面八方运过来,数以千计的工人两班倒昼夜赶工,那热火朝天的场面着实让人振奋。这条战略高速公路,从伊吾至高昌城,全程一千二百余里。这条高速公里设有八个车道,包括六个车道的普通马路,最里侧则为两道驰道。

  驰道采取标准宽度一丈两尺,每根钢轨长度为二十五米,每根钢轨重达三千斤。一车车钢轨铺在驰道上,让众人对西域的钢铁产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。

  陈应在西域修建的高速公路,其实是公路与铁路的混合体。至于有生之力,他能不能把蒸汽火车造出来先别提,反正他现在就是在西域开始铺设这种铁路。每修建公里铁路,就要吃下去二十四万斤钢铁,这规模着实是骇人。

 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同时。陈应也派出猛虎义从跑到江左、岭南、关中、河东、河北、辽东、甚至山东和陇西,全天下到处挖人。

  那些一辈子都在跟钢铁打交道,技术精湛的老工匠是他们的最爱,从小便耳濡目染,年纪轻轻便学会了怎么锻造钢铁的年轻人同样也很受欢迎,没经验不要紧,可以学嘛!这帮家伙挖墙脚的本事实在凶残,高速公路都还没个影呢,他们就挖到了一千八百多名工匠,关键是这个时代,优秀的工匠都是各大家族和门阀暗中控制的,以至于各大门阀和家族将猛虎义从他们列入了黑名单。

  高速公路毕竟不是铁路,高速驰道也不可能像后世的火车站一样,不过陈应是采取五十里一个小站,一百里一个中型驿站的方式,在修建高速公路的同时,也兴建一个一个驿站。

  西域的原始森木本来就不算多,可是为了修建这些铁路,木材的需要也非常庞大。为此,陈应让人前往西波尔(既西伯利亚,意为“宁静之地”,名称源自蒙古语“西波尔”(泥土、泥泞的地方),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,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,当俄罗斯人来时,将此音译为“西伯利亚”,也有人认为“西伯利亚”之名源自鲜卑人)。

  在西波尔的原始丛林里,大量的寒山松被砍倒,然后钉成木排,装上风帆,沿着鄂毕河,逆流而上,在岸上堆积如山。

  那些从各个地方挖来的木工工匠,就快速正忙着处理这些木材,确定没有虫眼之后便拿去熏,使其脱水干燥。这是一门技术活,铺设铁路的枕木的木材得花上几年时间晾干才能用,太过湿绝对不行,被烈日暴晒之下木材会脱水,整个枕木结构也就被破坏了,太干太湿都会要人命的。只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