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542章 喊打喊杀_北宋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到了南方,商人们竞相攀比,一掷千金,可见商税有极大的增长余地。”

  他抬头,神色有些纠结。

  “此事臣不知利弊,但……结余却让臣心动了。”

  赵曙也心动了。

  “商人这般有钱了吗?”奢靡之风不可起,这是赵曙的认知。

  但凡王朝末年,不管是权贵还是豪商都会竞相攀比!

  竞相攀比,这几乎是一个亡国之前的标准。

  “前唐时,自开元始,权贵豪绅竟然攀比,奢靡的让人惊叹。”韩琦显然对这类人没什么好感,“安禄山之乱后,国家衰微,按理应当上下同心,励精图治。可依旧是奢靡无度,至此前唐再无幸理。臣以为,该加!”

  提及商人,大伙儿都是一脸的同仇敌忾,喊打喊杀。

  “臣附议!”

  那些商人太嘚瑟了,该加税,用税收来调节他们的财富。

  赵曙点头,“此事再议议,若是无错,年前就定了。”

  富弼见赵顼一直沉默,就出班说道:“臣记得大王于商贾颇有些见解。”

  这是示好,让赵顼出来展示一番自己的见识。

  赵曙含笑道:“他还年轻,哪里懂的那么多。”

  皇子出阁听政,所谓听,就是带着耳朵来,却没让人你说话。

  被点名后,赵顼出班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此事要谨慎,要先查清楚。”

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,做事要沉下去,要对准受众群体去调查。

  这是沈安一直推崇的做事方法。

  赵顼随后就告了假,一路去了沈家。

  “增加商税?”

  沈安一听就觉得不对劲,“商税关系到大局,增减都要仔细思量,多番考证……朝中这个态度轻浮了吧?起因是什么?”

  “说是商人太过奢靡。”连赵顼都有些幸灾乐祸,可见这个大宋虽然商业发达,但士大夫们的骨子里依旧看不起商人,不,是要打压商人。

  重农抑商,这是千年来的国策,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。

  “这是作死啊!”沈安淡淡的道:“有钱是好事,花钱没人管你,可你别嘚瑟。这人吧,越嘚瑟就越容易倒霉,这不就来了。不过奢靡的只是少数,朝中要以此来衡定商税,却有些过了。”

  赵顼点头,“我准备各处去看看,看看商人们如今的模样。”

  “好。”这是好事,沈安举双手支持,“做事要沉下去,没有查验就没有资格发言,这是某一直坚持的观点。你下去好生看看,大有裨益。”

  “是。”赵顼被沈安影响的比较深,最近沈安又给他讲了一番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,现在就是实践的好时机。

  赵顼带着随从融入了汴梁城中。

  他没入宫之前经常到处跑,对汴梁比陈全他们还熟悉。

  他第一站去了码头。

  有了吊车之后,码头的苦力就少了些,按照沈安的说法,吊车增加了生产力,但却减少了就业。

  “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