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12章 颠覆性的答案(为‘幸福’加更)_北宋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试试。”

  中牟靠近京城,周边驻军多如牛毛,五千余人就算是造反也能压下去。

  沈安在想着赵仲鍼当了皇帝,会不会给重臣们下泻药的问题,闻言就喜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
  众人看着赵祯,有人失望,有人焦急,最后还是富弼出班道:“如此当马上调运钱粮过去。”

  作为首相,他必须要学会掌总,而不是事事都和官家作对,否则下一次你别想再上台。

  五千余人的灾民,而且有老有小,还有不少女人,问题应该不大吧。

  他一说话,就是皇帝和首相都赞同此事,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了。

  一直没说话的赵宗绛突然肃容道:“陛下,此事……沈待诏一力主张……少年有为啊!”

  这话让人一怔,随即大家都反应过来了。

  这事儿是沈安一力主张的,和官家可没关系。到时候失败了,别把罪责往官家的头上推。

  大家看了赵宗绛一眼,觉得这位很稳重,而且还会顾全大局。

  不错啊!

  众人都点点头,沈安说道:“臣以为,百姓但凡能吃饱穿暖,就没人会造反,他们更乐意在家乡安居乐业,而不是去做厢兵!”

  “你怎么知道?”

  赵宗绛突然问道,然后仿佛是觉得自己的话太多了些,就歉然颔首,退了回去。

  可他的问题却被刨出来了,谁都有兴趣知道这个答案。

  “我当然知道!”

  沈安不想和这人解释,赵祯却说道:“沈安吃过苦,所以知道些下面的想法。”

  赵宗绛尴尬的点点头,随即赵祯就吩咐道:“令包拯去。沈安和肖青也去。”

  老包的节操还行,而且脾气不好,赵祯觉得他要是去了,铁定能镇压一干官吏。

  官吏不老实,这是常态,对此他非常清楚。

  可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同样清楚。

  而让沈安和肖青一起去,就是作为两位备胎的代表,算是间接帮他们了解朝政。

  至于直接让他们参与朝政,这个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
  宰辅们出了大殿,大家都有些不安。

  传统习惯被颠覆了,大家始终觉得不对劲。

  前面的沈安看着神采飞扬,甚至是有些嘚瑟。

  赵宗绛一路回到家中,见到赵元良后就不禁笑了。

  “笑什么?可是遇到好事了?”

  赵允良很是惬意的问道。

  老八家如今也算是成了备胎,这多好的事啊!

  赵宗绛笑道:“中牟有灾民,朝中都说把精壮灾民编为厢军,可那沈安却独辟蹊径,建言以工代赈,原地处置。”

  赵允良的眼睛一亮,说道:“祖宗为何要把灾民编为厢军?不就是怕他们造反吗!沈安这是在颠覆祖宗之法,群臣此刻看似同意了,可一旦中牟有人起事,他沈安就逃不脱罪责!”

  赵宗绛笑道:“以往那些灾民在等候处置期间,多有不法,这次也不会例外,所以爹爹,沈安这次怕是要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