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十七章 可汗学院计划_学霸终结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解说视频上。

 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,我的公开课视频都比较短小。我不会和麻省理工或者哈佛商学院的课那样,非要设置成一个视频长达45分钟甚至1小时,作为一堂课。我的一堂课也许只有15分钟到2o分钟。但是足够把两三个小知识点讲透彻,最后留习题,全部做对了就没必要再听。做错了那就选择性跳转到你之所以错的那部分。

 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,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他们还不懂的东西上面。而不是无论他掌握到了何种程度,都得浪费时间把45分钟一堂的课从第一分钟听到最后一分钟——那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。”

  从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式视频,变成根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推送,这里面的智能上升程度,可不是外行人所看到的那一星半点。

  对于可汗的推演,顾莫杰立刻感受到了这个技术设想背后的巨大前景。

  或许后世的网友。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泛滥时代的“猜你喜欢”、“同好作品推送”之类的功能见得太多了,觉得这些都没什么难的。八一中文中八文.连某点中文网都会推个同好,连那些专做盗-版的浏览器都会打出“给的再多、不如懂我”的口号。

  加之这些打着同好智能推送口号的推广,实际上往往被竞价排名给污染了。做成了半吊子的注水猪肉,所以国内的网民就更不觉得这些推送算法有什么牛逼之处了。

  但是事实上,如果可以不被塞钱加塞进来的那些垃圾信息污染,一个成熟的内容筛选推送算法,对于一个内容提供方网站来说,是一种极大的提升用户黏性助力。

  比如。如果一个站的“基于深度算法的大数据推送”实打实做好,书友是不该喊“怎么又书荒了”,哪怕再小众的需求,至少也应该被系统自动筛选出可以看的、喜欢看的作品。而不是直接按照分类和标签粗暴筛选,结果弄到一堆臭不可闻的标题党。

  如果一个音乐或者视频网站在这方面做得好,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契合用户口味的书单、云音乐歌单、视频推送列表……

  数据爆炸的时代,“得到知识”这个需求已经不再有稀缺性,但是“不受知识垃圾干扰、直击主题地找到你真心要的数据与服务”,开始变得奢侈起来。

  有效率的检索,比囤积固态知识重要得多。只有死记硬背的旧时代行将被淘汰者,才会以后一种形态做人。

  想明白了这一切,加上自己本身重生时带来的那强烈的核心价值观,顾莫杰感觉到一阵兽血沸腾。

  可汗这个项目,赞助得值。

  顾莫杰目光何等敏锐,欣喜之余,直切时弊地追问:“可是,你说的这些,靠目前视频网站的技术应该还没法完美实现吧,很多设置都需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